



在Sonic Network(《音波网络》)系列中,我使用一组数学性的间距来组成画作,这些和四幅画布中的每个对称网格相关。
这个绘画方式是我为我的的画作构图的参考点,类似于算法或“乐谱”,它允许我即兴创作,在绘画时任意选择每张画布上的八个点中的任何一点来创建复杂的构图。初看似乎是随机的,实则是以结构化方法为基础的。
目的是创建似乎没有起点或终点的图像,捕捉无限之中的片段。在这方面,Aslanidis的作品与出现理论有很强的相关性,即在简单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复杂的纹理。
这种系统化和跨学科的方式与音乐,数学和科学都密切相关。
声音的网络系列作品中,由动力学共振产生的振动占据了一个介于声觉和视觉之间的知觉维度。
从概念上讲,我不是试图描绘声音,而是对其物理性进行视觉性的表达。我关注的是观众对我画作的物理反应。
通过观察我的作品,可以产生听见嗡嗡作响的声音的体验。这和通感现象密切相关。
一种具有概念基础的感知方法。
我进一步探索了这个领域,与声音艺术家合作,主要是柏林的声音艺术家Brian May,在画廊空间以绘画/声音装置的形式呈现这些画作。
在理解Aslandis画作中呈现的色彩和色调的振荡和万花筒般的变化后,May通过安排他画作中产生的声音,创造了与颜色,莫尔图案和构图直接相关的沉浸式音景,Aslanidis则把它描绘在了画布上。
整体视觉效果成为永久性变化之中的一种。其意图在于使观众迷失方向感,并创造一种值得沉思的乐观主义。
约翰 阿斯拉尼迪斯
1961 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
教育
1987-1989 城市艺术学院,视觉艺术学士学位
1990 新南威尔士大学,艺术学院,视觉艺术研究生
精选个展
2018 “音波 no.68” Edwina Corlette 画廊 布里斯班
2017 “音波网络no.17” 9号画廊 悉尼
“音波no.59” NKN 画廊 墨尔本
2016 “音波系列 2005-2011” 由 Jane O’Neill策展,澳大利亚驻纽约领事馆
“音波新浪潮” Ethan Cohen 画廊, 纽约
“音波网络no.15” Kai Hilgemann画廊,柏林, 德国
“音波网络no.3 、no.7” NKN 画廊 墨尔本
2015 “精选作品展(1990-)” Charles Nodrum 画廊 墨尔本
“交集” 与 艺术家Mayonaize合作,Juddy Roller 墨尔本
“音波网络no.14” 9号画廊,悉尼
2014 “音波网络no.15” Edwina Corlette 画廊 布里斯班
精选群展
2019 “物質循環” 蓝骑士艺术空间 ,台北, 台湾
2018 “新视觉 3” 德国欣费尔德现代艺术博物馆
“天赋” 纽约伊森·科恩画廊
“无形的模式 ” 策展人 Konstanty Sydlowski, 柏林Hilgemann 项目
2017 “新视觉” 策展人Edgar Diehl Offenbach , Husam画廊 ,奥芬巴赫, 德国
“此刻” 纽约伊森•科恩画廊
2016 “如何描绘生命系统” 策展人 Petra Maitz 奧地利克洛斯特新堡KLI 学院
“乌托邦的愿景” 策展人 Andrew Christofides 新南威尔士州Woollongong画廊
“干预” Nurture 艺术空间, 纽约
“战争 –游乐场视角” The Armoury 画廊 悉尼
2015 “视觉乐谱:听得见的图像” 霍索恩艺术中心,市政厅画廊,墨尔本.
“1965年之后 视觉效果展的遗产” 拉筹伯区域 画廊,维多利亚州
“数码还原” 五面墙项目, 墨尔本
奖项
1990 梅赛德斯奔驰青年艺术奖学金
1993, 94, 97 新南威尔士州艺术部-全国视觉艺术协会-市场营销奖助金
2003 维多利亚州巡展基金
Pollock Krasner 艺术基金会
2006 澳大利亚艺术委员会 – 纽约基金 —知名艺术家类别
2010 澳大利亚艺术委员会 — 职业发展奖助金
2016 澳大利亚艺术委员会 — 职业发展奖助金
澳大利亚艺术委员会 —国际策展与工作室驻留项目 – 纽约
艺术家驻留项目
2011 美国纽约 —国际驻留项目
2016 澳大利亚艺术委员会 —国际策展与工作室驻留项目 – 纽约
*鸣谢Mars画廊与艺术家